一、冷凝器
1.水冷式冷凝器應有足夠的冷卻水量。如有兩臺以上冷凝器,應調整好水閥,務使每臺水量基本均勻相等。立式的分水器應全部裝齊,不應短少,避免水量分布不均或不沿管壁下流。
2.根據高壓表所示的壓力與冷凝壓力差(比差值越大,系統空氣越多),壓力表指針擺動的情況(擺幅越大,空氣越多)等,分析是否放空氣。
3.正常工作時除放油應關閥,其它閥應全開。經常觀察冷凝壓力,表示壓力高不得超過1.5MPa/cm2。
4.一般一個月左右應放油一次,半年至一年清除1-2次水垢和污泥(視水質而定),水垢厚度不應超過1.5mm。每月用酚酞試劑(紙)檢查其出水,如漏氨則試紙變紅。
二、貯液桶(亦稱高壓貯液桶)
1.正常工作時,放油閥是關閉的,其余各閥均應開啟,液面計閥要微開或全開。
2.正常使用時,桶內液面應在50%左右,不宜忽高忽低。液面高不應超過70%,低不少于30%。在氨不足的情況下,如有2臺,則可停用一臺。將不使用桶的液氨送出,但其貯液面不能低于20%(出液管口不得在出液面之上)。
3.要經常觀察桶內液面高低,判斷系統供液情況。貯液器和冷凝器上的壓力表讀數應相同,不得超過1.5MPa/cm2,貯液器內有油或有空氣應及時放出。
三、低壓循環桶
1.液壓應在液面計1/2左右。液位過高易造成低壓機來霜。此時應設法在壓縮機起動前先開啟氨泵,送出部分液氨。玻璃液面計有時會顯示假相,應清除。存油器應存滿冷凍油。存油器換新油時,應先關閥兩邊的閥門,然后才能開下部的放油閥。
2.停車前應減少或停止供液,降低液位。循環桶的膨脹閥開啟度應適當,不應忽大忽小,基本保持動態平衡。
3.冷庫排管、冷風機沖霜前應提前關閉進液閥,約15min。沖霜時應控制低壓循環桶液位,不得過高。沖霜用的進液閥(膨脹閥)不宜常開,更不宜開得過大。應先開大后開小,開開關關間歇的進行,否則將會使冷庫溫度上升很快。
四、氨泵
1.根據低壓機耗油量和沖霜次數,每季度至少放油一次。系統中油多會影響氨泵正常工作,減少氨泵輸液量,會導致氨泵開不起來。油進入排管,會降低蒸發器吸熱量,影響制冷效果。
2.氨泵起動前應檢查降壓閥是否微開,旁通管上的截止閥可根據需要調整開啟度,由氨泵出液至冷庫蒸發器進液閥門應開啟,中途不能有堵截。循環桶內應有足夠氨液以供循環,防止氨泵斷液。氨泵工作時,輸液壓力為0.15~0.25MPa,指針穩定,電流不超過規定的安培數,并發出比較沉重輸送液體的聲音。反之,壓力與電流下降、指針擺動不定,氨泵發出尖銳無負荷聲,說明氨泵運轉不正常,供液不足或不輸送氨液。氨泵不可以空轉,以防軸承燒壞。
3.原則上是先開機,后開泵,先開風機后供液。壓力表閥應微開、玻璃液面計閥應微開或全開,安全閥的控制閥應經常保持全開狀。降壓閥應微開,氨泵的抽氣降壓閥在運轉時應關閉。
4.氨泵進液端的過濾網應不定期進行清洗,尤其是投產初期應多洗數次,否則會影響氨泵進液量或導致出故障。
五、中間冷卻器
1.中冷器的正常液面是雙級壓縮操作的一個重要條件。調節閥一般開啟1/8圈左右。若裝有自控裝置,應經常觀察電磁閥是否失靈(頂部應微熱)。如是浮球閥,上部均氣閥和下部均液閥在使用時應開啟。浮球閥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高于0.6MPa,否則浮球會壓破,導致失靈。
2.放油時注意低壓級壓縮機耗油情況。也可根據金屬液面計上部結霜、下部不結霜來判斷油多少。放油前應嚴格檢查同中冷器放油管相連接的其他設備放油閥(排液桶、低壓桶或氨分離器等是否關閉。否則極易引起嚴重事故。)
3.停車前,應提前停止中冷器供液。開車前,若中冷器液面低于30%時,不得起動壓縮機,應先適當補充液氨。中冷器正常工作壓力不應大于0.4MPa,停止工作時,壓力不應高于0.6MPa,否則應及時降壓。液面超高時應排液。
4.中壓急劇升高或高壓機出現不明原由而來霜、敲缸,應緊急停車,查找原因,解決后才能恢復工作。一般常遇情況:過冷盤管破裂,供液太多、浮球失靈、排液桶放油時,中冷器放油閥未關等等。
5.當冷藏和凍結間分別各自使用一臺中冷器時,如其中停止一臺的工作,則被停止工作的中冷器其盤管進液閥要及時關閉,不然會導致中壓過高。
6.中冷器如接有降壓管,沖霜降壓時要防止降壓過快,導致中壓急劇上升;放油時,防止操作不當,集油器內油、氨液過多,使其通過降壓管進入中冷器,中壓急劇升高,液位升高,造成高壓機來霜。
六、排液桶與充氨
1.正常下,壓力保持為0.5~0.6MPa較佳,不宜過低,否則不安全。為確保能容納沖霜返回的氨液,沖霜前須檢查桶內液面。而玻璃液面計易出假相,不能正確顯示,當壓力升高至0.3~0.4MPa時,液面往往很快上升。
2.壓力高不能超過1.2MPa,液面不準高于70%,不放油時壓力以0.5~0.6MPa為宜。放油后,放油管內油和液氨抽回集油器后,方能關閉集油器進油閥。嚴禁先關集油器進油閥,后關排液桶的放油閥。
3.不允許將排液桶內沖霜回來的低壓氨液灌入氨瓶或氨槽。沖霜時,排液桶進液閥不能常開,也不能開的過大,要間歇開關,尤其到沖霜排液行將結束時更不能開啟過大。排液桶上的加壓、降壓閥不能同時開啟,注意開啟度也不能太大。
4.對排液桶灌氨時,應先試一下接頭是否漏氨,后開啟排液桶降壓閥,當壓力降至0.2MPa左右時,才緩慢開啟氨槽出液閥;若有不正常,應立即關閉。降壓加氨管,放盡余氨。如氨槽底部化霜了,加氨可視為結束。
七、冷風機
1.啟動軸流風機,應觀察其運動方向是否正確,電流表是否正常、螺絲松動否、運行是否平穩等。
2.根據室內空氣流動和風量大小,必要時調整出風閘門,室內空氣循環須均勻。
3.冷風機冷卻管組表面應結有薄霜。太厚會影響降溫,并會阻塞風機吹風能力。風機周圍擋板不能漏風。為不影響進風,貨物堆放要與冷風機保持一定距離。
4.每隔一段時間,需要熱氨融霜,也可用水沖,但沖霜要徹底,使能排出管內油污和融化表面的霜層,不要開風機以防水盤濺水。不得用棍棒敲霜,以免翅片松動。檢查下水口是否有冰屑等堵塞,配水量是否適當。
八、油氨分離器
1.進氣閥門應全部打開,出氣管線上不可裝設閥門。液面計閥應微開或全開,因此閥有倒關裝置,當玻璃破裂時,在全開狀態下彈子會堵塞閥孔,防止大量油、氨外溢。
2.如是洗滌式油氨分離器,為提高放油效果,放油前提前半小時左右關閉供液閥,但不能關閉太久。
3.判斷油量可用手摸分油器下部,存油較多,其下部溫度會較低。
九、放空氣器
1.為減少阻力,混合氣體閥應全開。降壓閥不宜開大,一般為半圈。
2.微開節流閥,10min左右才可開始放空氣。節流閥不一定常開,開大氨液會進入低壓系統,造成壓縮機來霜。
3.停止工作,應提前15min以上關閉節流閥,相隔數分鐘后開啟回流閥,停止放空氣后,應抽出該設備內余氨,不要立即關閉降壓閥。
十、集油器(放油桶)
1.一般在高壓部分和低壓部分各裝一只,使用時,集油器降壓閥開啟1/3圈左右。當壓力接近蒸發壓力時可關閉。
2.檢查并關閉不放油設備的放油閥,再開啟需放油設備的放油閥。微開進油閥進行放油,當壓力升高后再降壓,再開進油閥。如此反復操作,當油管感覺發涼或結薄霜,可視為結束。
3.設備停止放油,應先關閉設備的放油閥。集油器內存油量不得超過70%。內壓力應高于0MPa,以防空氣進入。放油時應關閉降壓閥。
十一、冷卻塔及水泵
冷卻塔冷卻水量一般為每1000kcal/h的冷凝熱負荷,應配0.3~0.4m3水量。水泵水量應與塔水量相一致。泵水量小,塔布水器就不能轉動,水量太大,不經濟,又影響出口溫度。
1.冷卻塔安裝要垂直、平穩、四周無遮擋物,溫熱空氣易散發。風流向應由下向上吹,風葉不能擦殼。布水器應平穩、緩慢轉動,出水要均勻,要及時檢查并清理布水器上的小孔,不能堵塞,填料應輔勻。
2.水泵如有空氣就無法吸上水,應引水排放空氣。運轉時不能發出異聲。如水表表頭擺動劇烈,說明有空氣存在其它問題(一般是:螺絲松動,填料破損等等)。
3.水泵反轉不吸水原因是電機柱頭反接,應調換。水泵葉輪磨損不輸水或減少輸水量,聯軸器非橡膠塊另磨損,碰塊響聲,要及時停車調換(本人在實際工作中多次碰到該現象)。
十二、鹽水池
1.鹽水蒸發器上表面應比鹽水低20cm。
2.使用每1m3氯化鈣水溶液,要用去氯化鈣為275~300kg,比重為1.2~1.22(波美度為24~26.2),凍結點為-21.2~-25.7℃(按95%純度計算)。比重大不應超過1.4(波美度為28),其含鹽量為335kg,鹽水凍結點為-31.2℃。
3.每1m3氯化鈉(食鹽)水溶液(鹽水)使用氯化鈉為265~275kg,比重為1.17~1.75(波美度為21-21.5),凍結點為-20~-21.2℃,建議一般不用食鹽水溶液做載冷劑,效果不好。當鹽水濃度稍低一點,溫度就降不下來,甚至造成結冰,還要經常補充食鹽,加多了,其凍結點反而上升。
根據以上對制冷輔助設備等裝置的要點作了詳細地說明,要求我們作為工作在制冷行業第一線的具體操作人員,務必認真對待。本資料謹供實際操作及管理人員參考,如有不妥,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