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項目簡介
某農貿市場建筑冷庫為2000m2,庫溫為-18℃;辦公樓為1500m2;批發市場為地上二層,總建筑面積約10000 m2。辦公樓和批發市場需解決夏季空調、冬季供暖問題。原設計方案為冷藏庫采用氨系統制冷,辦公樓和批發市場采用風冷式熱泵型柜式空調,冬季采用集中供熱。經過安全和經濟論證后,決定取消氨系統制冷、風冷式熱泵型柜式空調和集中供熱,采用氟利昂制冷系統和熱回收型熱泵機組。這樣既能滿足冷藏庫使用要求,又能提供辦公樓和批發市場的采暖需求。冷庫
2 負荷計算
2.1 冷藏庫
冷藏庫貨物名稱為速凍食品或水產品;環境溫度為35℃;墻面和庫頂采用150mm厚聚氨脂噴涂進行保溫,冷庫地面采用200mm厚聚氨脂噴涂進行保溫;庫內工作人員為20人,工作時間5h;庫內照明為5W/m2
2.2 空調冷熱負荷計算
考慮到該建筑為辦公樓和批發市場,單位建筑面積制冷負荷按50W/m2估算[ 3 ],建筑總冷負荷約為575kW;單位建筑面積供暖熱負荷按60W/m2估算,建筑總熱負荷約為690kW。
3 原方案設計及主機設備選型
3.1 風冷冷凝機組加輔助電加熱溶霜方案
采用半封閉活塞風冷冷凝機組30匹16臺,單臺制冷量為25kW,機組總制冷量400kW( t0 =-25℃,tk =50℃)。機組在此工況下滿足冷藏庫冷量需求,其滿負荷耗電量為360kW。
該方案由于采用空氣冷卻,制冷效率較低,運行費用較高,且機組較多并分散;但是,主機采用風冷壓縮冷凝機組,減少了冷卻水系統,可不設制冷機房。
3.2 辦公樓和批發市場空調系統
辦公樓和批發市場采用風冷式熱泵型柜式空調10匹20臺,冬季采用集中供熱。該方案為常規設計方案,雖然能滿足冷藏庫、辦公樓和批發市場的使用要求,但是未考慮能量綜合利用的問題,設備投資重復利用率低。為此,筆者經過計算和技術經濟分析后,提出采用冷庫廢熱回收技術的改進方案。
4 改進方案
4.1 水冷冷凝機組加輔助電加熱溶霜方案+熱回收型熱泵機組
采用水冷冷水機組,配低噪聲玻璃鋼冷卻塔和冷卻水泵,設專用機房,壓縮冷凝機組集中布置。采用半封閉活塞水冷冷凝機組30匹16臺;采用R22為制冷劑,單級壓縮;單臺制冷量為30 kW,機組總制冷量480kW( t0 =-25℃, k t =40℃)。機組在此工況下能夠滿足冷藏庫冷量需求,其滿負荷耗電量為360kW。
配套選擇玻璃鋼冷卻塔一臺,冷卻水泵兩臺。該方案要求在建筑物附近建造水池,水量為100m3,作為冷卻水源滿足機組冷凝要求。
本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1) 冬季運行時,選用熱回收型熱泵機組方式,僅有風管和制冷劑管道,無冷水,因此解決了防凍問題,且能量回收率高。
2) 夏季運行時,冷庫采用水冷冷凝機組加輔助電加熱溶霜運行方式,辦公樓和批發市場采用水冷機組運行方式,機組COP高。
3) 過渡季節采用自動調節方式,水冷和熱回收型熱泵聯合運行,保證機組COP。
4.2 機組運行的特點
4.2.1 不用設置備用機組
機組采用模塊化設計,完全不必設置備用機組。運行過程中電腦自動控制,調節機組的運行狀態,使輸出功率與工作環境的實際利用率相協調。
4.2.2 運行模塊化
該系統由16個運行模塊和2個備用模塊組成,大大提高整個系統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4.2.3 電腦自動控制
機組在運行過程中采用電腦自動控制,所以具有日常管理簡單、操作簡便和安全可靠等優點。
4.2.4 機組交率高
機組利用的水體溫度比環境空氣溫度低,所以制冷的冷凝溫度降低,使得冷卻效果好于風冷式,機組效率提高。
4.2.5 環保效益顯著
冷藏庫熱回收型熱泵機組是利用了冷藏庫作為冷源,進行能量轉換的供暖系統。供熱時,省去了燃煤或集中供熱系統,沒有燃燒過程,避免了排煙污染;不產生任何廢渣、廢水、廢氣和煙塵,更利于環境保護。
4.2.6 一機多用,應用范圍廣
系統可供暖、制冷,一套系統可以替換原來的制冷+空調的兩套系統。
5 工程初投資及經濟分析
改進方案初投資少,年運行費用低,管道系統簡單,維修方便。從投資表和經濟分析數據可以看出,改進方案比原方案不僅總投資費用節約40萬元,并且每年還可節約費用15萬元左右。因此,改進方案的經濟效益是顯著的。
6 結論
1) 冷藏庫熱回收型熱泵技術具有系統簡單、投資少和節能環保等獨特的優越性,在有制冷設備的場合(如恒溫庫、溜冰場、超級市場等新建和改造工程項目)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2) 對于長期運行的制冷設備,要優先考慮選用COP 值高的水冷機組。機組選型應考慮模塊化,使其組合更加方便。尤其在部分負荷運行工況下,機組可根據負荷變化自行調節,從而達到顯著的節能效果。
參考文獻:
[1] 曹文勝.冷庫運行的節能[ J ].冷藏技術,1 9 9 9(3 ) :46-47.
[2] 王宇.管偉康.關于變頻調速技術用于冷庫節能的探討[J].上海水產大學學報,2001(1):77-80.
[3] 陸耀慶.實用供熱空調設計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3: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