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白色金針菇,國內大都利用大棚在秋冬季進行季節性栽培,而春夏季因高溫無法生產而斷檔。因此,5-9月利用空閑冷庫栽培白色金針菇,既可滿足國內外市場需要,又可充分利用冷庫增加收益。冷庫
純白金針菇在溫濕度、需氧量、耐光性、發菌、出菇等到方面與黃色金針菇不同,有些菇農尚未真正掌握,故致產量低,質量差。筆者根據實踐和研究,就純白金針菇的栽培技術談幾點經驗和體會,供參考。
?、?冷庫的改造與利用 冷庫按溫度劃分可分為高溫庫(水果冷庫)和低溫庫(肉食、水產品庫);按建造又可分為地上庫、地下庫和山洞庫。這些冷庫原為貯存果菜而設計建造,其性能不太適宜白色金針菇的栽培,故而要進行適當的改造,以滿足白色金針菇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
冷庫的情況不同,其改造方法也不同。從河北用冷庫栽培白色金針菇的情況看,高溫庫比低溫庫好利用;中小庫比大庫好利用;地上庫比地下庫好利用;地面庫比山洞庫好利用。如果從周年工廠化栽培來看,冷庫群比單庫好利用。
冷庫的改造不用大投資,因為主體工程和制冷設備已經具備,需增設的是水、氣、光條件。冷庫的利用大體有三種類型:
一是利用冷庫群進行周年工廠化生產。將一部分冷庫變為發菌室,一部分冷庫改造成出菇室,再配備必要的制種室、拌料場地、滅菌間及原料庫,自我完善,自成體系。
二是只利用冷庫作為夏天的出菇房,配備相應的地上塑料棚作為發菌室,再建造系列滅菌、拌料、接種、庫存場地等簡易設施,即可進行生產。這種方法不耽誤貯存業務,其它方面的投資也相當少。地上塑料棚除進行發菌外,秋冬季可以種平菇、金針菇,夏季還可種草菇。這樣也可做到周年生產,而又不影響貯存業務,還可充分利用冷庫的休閑時間來增加收益。
三是將鄰近的冷庫組成冷庫聯合體,分工合作,互為補充,按著市場規律協調各個冷庫的利益。例如由一冷庫專門從事制種發菌,其它冷庫專門進行出菇,由出菇袋的價格去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也可某一冷庫單位租借其它冷庫作為出菇場地。
?、?冷庫栽培的效益 從實踐經驗來看,白色金針菇的栽培效益大體是投資成本(不含固定資產)的1-2倍,即投資100元,盈利100-200元。效益的大小,不是單一因素決定的,而是由諸多因素(如管理水平、栽培技術、栽培規模、銷售價格、設施配套、職工素質、運行機制等)的綜合結果。冷庫栽培金針菇,根據床架設置的不同情況和冷庫高度,每平方米可投料100-150斤,每袋每日的耗電費約為1分錢,生物轉化率50—100%。如果有四個150平方米的冷庫,按每平方米投料100斤、一年栽培四批、轉化率80%和每噸成品菇10000元計算,每年毛收入約96萬元,扣除36萬元的成本(固定資產除外的原料費、工資、塑料袋、水、煤電、交通、辦公費、藥品費),每年純收可達60萬元。而且36萬元的成本不是一次投入,而是分4次投入,每次僅9萬元。一旦交貨,還可及時回收資金。所以有9萬元左右的資金即可全年運轉起來。另外一些殘次菇還可加工成鹽漬菇,也有一定收益。
?、?冷庫栽培的問題 協調好溫、濕、氣、光之間的矛盾,滿足白色金針菇生長發育的需要。否則鮮菇質量達不到商品要求或嚴重減產,以致失收。廣西柳州市某冷庫,1995年7月利用其中4間庫房,栽培白金針菇,投料40噸,前期菌絲生長較好,后期出菇失敗,造成10萬元的損失??偨Y教訓,冷庫栽培白色金針菇,須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發菌期溫度偏高,菌絲迅速老化、衰退,而霉菌則乘虛而入,滋生泛濫。
2.菌絲發好后,溫度有所降低,但對子實體發育來說溫度仍然偏高(10℃以上),促使菇體徒長,組織疏松,迅速老化、倒伏。菇腳長出很多絨毛,粘連成一體。菇體上部感染霉菌、或生出第二潮小菇,產品失去了商品價值。
3.金針菇生長高矮不齊,粗細不勺,菇體失去彈性而不脆嫩,成為劣質產品。這說明金針菇在幼菇階段沒有進行"抑制處理"。金針菇的幼菇期,必須把溫度降至4-6℃,維持4-8天,這是實現金針菇優質的必需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