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冷庫的數量及容量也在迅速增加。以莆田市為例,1995年初,全市冷庫容量總和不足5000噸,發展到現在的15000噸,是五年前的三倍,平均每年以25 的速度遞增,而且絕大部分是以經營為目的的私營冷庫。盡管如此,1999年下半年至2000年上半年,全市干品冷藏庫仍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約有6O 左右的干果被運往福州、泉州以及直接銷售點杭州、義烏等地冷藏庫冷藏。因此,今后在本市繼續發展冷庫建設是大勢所趨。
但綜合近年來冷庫的發展及使用情況來看,傳統的冷庫設計難以適應市場結構不斷發展變化的需求。本文就此從設計方面提出以下幾點意見。
二 冷庫設計方案的修改意見
2.1 層數及層高的設計
目前,95%以上冷庫投資是以經營為主要目的的,因此,庫址的選擇尤其重要。一般在地理位置比較有利,交通比較發達的地段.地價都較高,所以,按多層冷庫的設計較為臺理。但是,考慮到多層冷庫基礎及結構投資的增多,以及今后制冷及管理等方面的便利,建議多層冷庫應以3~4層,總高度不超過2O米為宜。傳統的冷庫設計每層高度一般在5 m左右,但是,在實際操作中,該高度的冷庫利用率非常低,貨物堆疊的高度一旦達到3.2 m時就難以繼續堆疊上去,物品因受壓導致了質量的不斷下降,安全性也受到了威脅,特別是外包裝容易變形的物品,經常出現外包裝破裂,物品傾斜甚至例塌等現象。再者,經營性冷庫貨物品種多,同品種數量少,堆疊高度低,占地面積大,給冷庫的操作管理帶來諸多不便。為了提高冷庫的利用率,保證物品的質量及安全,實際操作中往往采取每層中間增設隔架層的處理辦法,但是,這樣做又出現增加第二次的投資,而且運作空間太小。因此,本人建議.在今后的冷庫設計中,為了進一步提高冷庫的利用率,充分發揮隔架層的作用.節省冷庫的總體投資.設計冷庫每層的高度時應該適當增大。
舉例比較如下:現有一座四層, 每層層高4.8m,總高度為1 9.2 m的冷庫A(參見圖1)如果改設計為一·座三層, 每層層高6.4 m. 總高度仍然還是1 9.2 m的冷庫B (參見圖2).那么: (1)投資比較:冷庫A 比冷庫B多一層水泥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板及一層庫內蒸發器設備的投資,減少三層中間隔架層的投資。但相比之下還是冷庫A 的一次性投資比冷庫B大。
(2)庫房利用率比較:冷庫A 的有效利用總高度一般只能在4×3.2—12.8(m).而冷庫B的有效利用總高度可達3×2.8×2= 1 6.8(m).冷庫B比冷庫A 可增加利用率:(16.8—1 2.8)/1 2.8—31.25 ,即30 左右。
(3)物品質量及安全性比較: 由于隔架層的作用,冷庫B內物品的堆疊高度一般在2.8Ill 下,物品因受壓而損壞的程度較小,冷藏質量較好.導致傾斜及倒塌的可能性較低,即安全系數較高。
(4)冷庫自重的比較:冷庫A的一層水泥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板及一層庫內蒸發器設備的重量總和遠大于冷庫B的三層隔架層的重量總和。
(5)勞動強度比較:如果對冷庫B進一步作如下改進:即在每層冷庫隔架層高度處.電梯增設一個停靠站.庫外增設一個簡易小月臺及冷庫門,庫內通道位置考慮交通工具的通行.那么可以大大降低工人的操作勞動強度。
綜上所述:冷庫B的優越性是遠遠大于冷庫A的。
2.2 多功能冷庫的設計
經營性冷藏庫的作用,本身就是為市場經濟服務的.其功能也應隨著市場結構的變化而變化。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變化,品種的多樣性,貨源的季節性,需求的復雜性,給冷庫的投資經營者帶來了諸多的不便。比如,近幾個月來,隨著油價的不斷猛漲,加上環境污染等因素造成海洋貨源的不斷減少,導致了漁民出海利潤的不斷下降,甚至虧本,大大降低了以低溫冷藏為主的低溫冷藏庫的貨物來源。以莆田市為例.2000年下半年,全市各冷庫普遍出現低溫冷藏庫過剩的現象,但是原有的高溫冷藏庫又不夠使用,這就對如何把現有的部份低溫冷藏庫改為高溫冷藏庫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冷庫的前期設計中應考慮如何把冷庫設計成多功能型的冷庫, 比如高、低溫兩用庫,即土建圍護結構按低溫冷藏庫設計,制冷工藝按高、低溫制冷設備設計安裝,這樣做雖然增加了一次性的投資,但是,能確保冷庫適應今后市場結構的不斷變化,提高冷庫的利用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2.3 排管的設計
庫內排管的設計,傳統設計中一般都同時設計頂排管及墻排管, 但在實際操作中墻排管有以下幾方面不足之處:
(1)易于積油,傳熱效果不斷下降。
(2)堆疊貨物后難以進行熱氨沖霜及衛生清理。
(3)占據相當的空間體積。
因此設計排管時,不要設計墻排管,全部設計成頂排管。
設計頂排管時,為了冷庫的均勻供液及今后對排管沖霜的方便,建議每個單元流程的蒸發面積不宜大于400 Ill ,否則,庫內供液難以均勻,降低制冷效果.同時沖霜時間過長,庫溫波動較大,沖霜期間的滴水量較多.對庫內物品的質量,特別是外包裝物影響較大。
2.4 蒸發器面積的設計
實踐證明:設計時適當增大蒸發器面積是非常有利的。
(1)用電成本方面:適當增大蒸發器面積是降低用電成本的前提。一般經營性冷庫,用電大多采用峰谷表計量。我國電業部規定,用電峰谷比值高可達4.5:1。我省省政府新文件,對我省峰谷用電的時間及比值作了新的規定:即高峰段用電為平峰段的150% ,低谷段用電為平峰段的40% 。峰谷比值為150%:40%= 3.75 :1
峰谷時問的劃分見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從晚上21:00時開機至次日上午08:30時的11.5小時中,低谷期占69.6 ,平峰期占30.4 ,大大地降低了當天的用電成本。實踐證明,采用峰谷表計量后,只要合理調整開機時間,每月可以節約用電成本25 ~30 。另外夜間開機室外氣溫較低,冷凝溫度也較低,如果冷凝溫度下降1℃,就可以節約用電1 ~1.5 ,進一步降低了用電成率。但是平峰及低谷用電時間是有限的,要保證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制冷效果,就必須增大制冷速度,要增大制玲速度就必須增大蒸發器面積。同時,蒸發器面積的適當擴大,可使制冷壓縮機的制冷效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2)物品質量方面:從公式Q= FAt中可以看出,在熱負荷Q及總傳熱系數K一定時,適當增大蒸發器面積F .可以降低蒸發溫差△f,蒸發溫差At下降,庫內空氣中的水份被抽除的速度減緩,空氣對蒸發器的析濕結霜就慢,這樣,庫內就能保持較高的相對濕度.庫內物品中的水份升華的速度也慢,從而降低了庫內冷藏物品的干耗率,相對地提高了冷藏物品的質量。
當然,在設計中考慮蒸發器面積適當增大的同時,也應相應地考慮壓縮機制冷能力的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