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遙遠的古代,沒有當今如此發達的保鮮冷庫,那時的果農菜農們是怎么對果蔬進行保鮮的呢?
其實,考古學家已經研究得出,三千多年前,我們聰明的祖先已經建造出相當給力的保鮮冷庫,里面的部分果蔬種子至今仍保存完整!考古研究員表示,這座儲藏坑應當不僅僅是保存種子那么簡單,它更應是當時人建造出來保存新鮮果蔬的‘保鮮冷庫’,對于中國農業發展史、商周時期科技史等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考古學家還表示,通過對出土植物遺存進行鑒定、統計和測量,還發現這些植物遺存保存狀況相當理想,絕大部分種子及果核居然沒有炭化,表面可說還是光鮮如初!
三千年前的保鮮冷庫居然這么厲害?三千年前的植物種子真能保存這么好嗎?帶著疑慮,考古學家們選擇了“保鮮冷庫”中的杏核與其臨近灰坑的棗核各3枚標本,送到了美國佛羅里達貝塔分析實驗室做碳十四測年,結果杏核的常規碳十四測定年代為3000年上下40年擺幅,校正后日歷年齡為公元前1380年至公元前1120年,這個時間相當于我國商代晚期,與該“保鮮冷庫”出土區域所見的先周文化遺跡可謂同時共存!
普通的種子能保存這么久,無疑是“保鮮冷庫”建設的好。那這座保鮮冷庫究竟是個什么樣子呢?原來,這座遠古的保鮮冷庫周壁涂抹草拌泥,可以有效地防濕、防潮,具備了儲備水果所需要的基本條件,其建造原理同當今的保鮮冷庫。另外,根據考古發掘資料顯示,這座保鮮冷庫是平面近方形,底部很平整,四角略呈弧形,坑壁光滑,建造十分精致。細致的數據顯示,坑口長105cm、寬80cm、深205cm,坑口距地表70cm;在坑口下70厘米處的坑壁四角各有一個圓形小孔,用于放置支撐草棚類的支架。覆蓋物以下的坑壁還涂抹著一層厚度2-3cm的草拌泥,均勻平整,并特別經過烘焙處理。以四角小孔為界線,坑內堆積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淺褐色土,土質疏松,包含少量經過加工的石鉆、獸骨、陶片等;下層堆積呈黃灰色,結構雖然較上層略為緊密,但含土量明顯較少,用肉眼就看到大量植物籽粒。
考古學家說,從這座保鮮冷庫內大量松散灰土及下陷程度判斷,這寫松散的泥土應該是果蔬已腐爛的果肉,該保鮮冷庫原來儲存的應當是大量新鮮水果,而非種子本身。但是在遙遠的商代,勞動人民能夠完成對果蔬的保鮮,建造出如此強大的保鮮冷庫,實屬不易。